这一期把芬兰结尾,(中)主要针对芬兰阿尔托大学,但是真正盯着芬兰申请的同学,除了阿尔托大学,也会同时考虑赫尔辛基大学和坦佩雷大学。今天我们集中赫尔辛基大学来结尾。
因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其实本科专业英语授课的并不多,之前就是一个综合理科专业(理学学士)Bachelor's Programme in Science,26年会出一个文理混合专业(文理学士)Bachelor's programme in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这个专业是一个混合理科专业,所以就读的本科课程也是理科通识性课程,通往的道路是数学和统计学、化学、计算机和数据科学以及物理学。这个混合专业的立意,其实就是希望多接触两个或三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实现真正的多学科教育。在前半年获得大学数学基础和基本的编程技能,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专攻数学和统计学、计算机/数据科学、物理或化学,或这些专业的结合。
理学学士课程有四个学习方向:化学、计算机和数据科学、数学和统计学以及物理学。
有的同学其实蛮感兴趣这种专业的,可以多多接触不同领域,但是很多家长是非常不喜欢此类专业,原因就是以你为会给人一种“万金油”“大杂烩”“缝合怪”的感受。多学科的接触在家长的心里就是“既然都可以,意思就是都不精”。所以面对职业路径竞争非常激烈的东亚家长,很难接受欧美这一套“素质教育”,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有很多非常棒,小而精的文理学院,但是综合性大学具体的专业永远都是中国家长第一选择,这其实反映的是东亚家庭普遍背后很现实的考虑:毕竟不是本地学生低廉的学费,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大代价,不能只是万金油回来了,就业的时候还是计算机技术没有本身计算机专业的精细(因为有很多类似考虑的同学家长会鼓励本科同学们直接考虑隔壁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TUD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学校排名和专业精细度都解决了,也不容易出现万金油状况)。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也是很大一批中国家长的考量,毕竟国内国外找工作的压力摆在这里,留学的费用成本摆在这里,谈“素质教育”略显奢侈。
既然题目是“错觉”,是因为Priscilla仍然坚持:凡是存在,就有他的合理性。如果都就业这么费劲,美国文理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PPLE,包括欧洲院校存在的文理混合专业,其实都可以取缔。但是他们仍然以高标准的学术要求存在,其实还是他不小受众的群体,只是上面的感受的的确确存在在一批家长的心中。这一层担忧也很能理解。
其实不是,欧洲的课程匹配度,本科衔接硕士其实主要看的还是你成绩单上具体选的课程,而不是你的专业名称。如果你除了必修课以外的其他分支课程都盯着一个分支选,比如我就踏踏实实选计算机和数据分析,那么其实本科毕业的成绩单毕业之后还是可以申请计算机的硕士。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赫尔辛基理学学士在计算机的分支里面给出的课程组,其实给开的计算机课程量是够的,但是确实精细度上有适度缺乏。
那肯定不是,Priscilla自己个人觉得如果坚定要走计算机的路,这里的课程还是会比纯的CS的专业要杂一些。比如计算机专业本身不太会出现太多数据和社会学society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交叉的大量内容,因为交叉是合理的,但是大量就容易走偏了。而且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结构,网络类课程都是CS计算机必修课,但是在赫尔辛基这里的分支没有操作系统,也没有开网络类的课程,其实有点遗憾。
类似阿尔托的分类,除非国际高中的同学,尤其是IB学位,可以列入Group 2,而我们国内的高中毕业生和A Level的同学都是属于Group 1组,也就是说这一组需要SAT或者ACT的成绩。并且申请日期是更早一批截止的,25年入学的就是1月2日至16日的申请期内提交申请(申请截止时间为UTC+2时间15:00)。录取取决于SAT或ACT考试成绩。
雅思:
托福:
针对SAT数学的部分要求最低550分,而ACT的数学部分最低要求23,虽然总分没有硬性要求,但是还是因为要竞争,希望能够按照阿尔托的一起参考,总分在1300-1500上下相对竞争力。
这里红框的是适合我们国内高中毕业生参考的,总共申请的人数是279个人,其中国际生申请是173人,而最终真正录取的人是30人,也就是计划招生,而发出去的offer是73个人,这里学校也比较诚实,写了招生会有overbooking就是超额预售,也就是会发offer多出计划人数,毕竟万一有的同学拿到offer并不愿意最终来,选择了别的offer,学校把这个折损率算入进去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offer率是42%。
好啦,我们顺利完结芬兰本科,下一期开始换一个国家的本科申请要求咯。
Priscilla
荷兰,Delft
2025.5.22